《贝多芬:音乐与人生》列维斯·洛克伍德
发布时间:2014-08-21 15:13 阅读:2825

乐圣贝多芬的传奇故事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平民家庭,8岁登台演出,26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一生坎坷,没有组建家庭。他被尊称为乐圣,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著名的有《英雄》(第三交响曲)、《命运》(第五交响曲)、《田园》(第六交响曲)、《合唱》(第九交响曲,其中《欢乐颂》在第四乐章)。

所有被尊称的伟人、圣人,在生活中也有着平凡的一面。贝多芬也不例外,他有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弱点。他是最骄傲的,也是最谦卑的;他是最强力的,也是最温情的;他是最悲剧的,也是最欢呼的;他是最随意的,也是最严谨的。本文即从这八个方面,阐述贝多芬最真实,也最矛盾的人生。


狂徒VS谦卑

贝多芬对世俗对旁人桀骜不驯,对自己却竭尽谦卑。在大部分人眼中,贝多芬是个狂徒。然而,在了解他的人看来,他充满了宽厚和谦卑。


狂徒的贝多芬:认为自己比贵族伟大

一天,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路遇奥地利皇后率领着一群皇室成员与他们相向而行。贝多芬说:“让我们手挽着手前进,他们会让路的,而不是我们让他们!”然而,歌德不顾贝多芬的劝阻,立刻恭恭敬敬地站到路边,并露出谦卑的微笑。贝多芬不以为意,抬头挺胸继续向前走去。结果,奥地利皇后和皇太子认出贝多芬后,反倒向贝多芬打招呼、脱帽致敬。事后,贝多芬高傲地对歌德说:“君王和公卿不能创造伟大的人物,不能创造超临庸俗社会心灵的作品……但你和我,可以。”

贝多芬的狂不仅表现在漠视权贵,而且生活中的他我行我素,独断专横;他甚至经常与房东发生冲突,导致一年要搬好几次家。因此贝多芬一生中也没有结交到几个真挚的朋友。


谦卑的贝多芬:自称尚无资格比肩前人

1812年,41岁的贝多芬已功成名就,已是继海顿、莫扎特之后广受赞誉的音乐作曲家。但在这样的光环下,他给陌生小女孩艾米丽(8-10岁)的信中展现出的谦卑形象,让我们对狂徒贝多芬有点难以置信。在信的开头,他写道:

“切勿夺走亨德尔、海顿和莫扎特的桂冠。他们受之无愧,而我尚无资格。……坚持下去,不要仅仅练习艺术,而要抓住艺术真正的精神。只有艺术和科学才能把人类提升到上帝那里。……请把我看做作您的朋友,并把我视为您家庭的朋友吧。”

在贝多芬致他人的信件中,没有哪封信写得如此自谦。对陌生小女孩的来信,他的口吻就像一位和善的老师。他告诉艾米丽不仅要坚持练习钢琴,还要悉心揣摩艺术的内涵。对艾米丽将他与海顿、莫扎特相提并论,贝多芬友善地加以纠正,并对自己获得的赞誉深感受之有愧。


铿锵VS温情

大部分人对贝多芬的印象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但从他的日常生活,我们却发现他实实在在是一个温情的老男人。


铿锵的贝多芬:火与力的音乐家

众所周知,力度的对比、爆炸性的重音、高低音区的对置、切分音以及强有力的渐强,是贝多芬钢琴风格的基本特征。由此形成的音乐,给我们感觉是:贝多芬与苦难争战的场景,通过这些对比、重音,一点点地再现出来。正如他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所表达的,他非要和苦难争战不可。争战,使他早中期的音乐充满了铿锵有力的“刀光剑影”。直到晚年,贝多芬的音乐才通过《第九交响曲》、《弦乐四重奏》,慢慢与世界和解。


温情的贝多芬:将伤害化为宽恕与爱

贝多芬的温情体现在他侄儿卡尔身上。贝多芬写给卡尔信,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面对侄儿的悖逆与伤害,贝多芬是痛苦、愤慨的:“像你这样娇养坏的孩子,学一学真诚的朴实决计于你无害;你对我的虚伪的行为,使我的心太痛苦了,难以忘怀……”

但贝多芬又是温情的,宽恕接踵而至:“我亲爱的儿子!一句话也不必再说,到我臂抱里来罢,你不会听到一句严厉的话……我将用同样的爱接待你。如何安排你的前程,我们将友善地一同商量。我以荣誉担保,决无责备的言辞!那是毫无用处的。你能期待于我的只有殷勤和最亲切的帮助。来罢,来到你父亲的忠诚的心上。来罢,一接到信立刻回家罢。”(在信封上又用法文写着:“如果你不来,我定将为你而死。”)

这封书信再现了贝多芬作为人最真实的情感,他有时是愤慨的;但冷静下来,他却是最温情的。


悲惨VS欢乐

无论从家庭、生活、身体健康、社会关系,可以说贝多芬一生都是悲惨的。儿时,父亲让他接触音乐,激发他对音乐的热爱。然而命运弄人,二十七八岁时,他的听力就出现了问题。但并没有被苦难打倒,反而用苦难来铸造欢乐。


悲惨的贝多芬: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家

自1797年起,贝多芬就受耳聋侵扰,工作受影响,精神备受打击。贝多芬的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1819年,贝多芬甚至完全对声音失去了知觉。1822年,在《费岱里奥》的预奏会上,贝多芬遭受了最黑暗的一天。

“贝多芬在台上指挥,却完全听不见台上的歌唱。他把乐曲的进行延缓很多,当乐队跟着他的指挥棒进行时,台上的歌手自顾自地匆匆向前。结果全局都乱了……贝多芬不安起来,骚动之余,东张西望,想从不同的脸上猜出症结所在:可是大家都默不作声。当他意识到错误,便一跃下台,一口气跑回家里,一动不动地倒在便塌上,双手捧着脸,直到晚饭时分。用餐时他一言不发,依然保持着最深刻的痛苦的表情。”


欢乐的贝多芬:《欢乐颂》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毁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毁灭。贝多芬不曾死灭,并重造那已死灭的音响世界。世界给了他痛苦,他却用痛苦铸造欢乐。《菲岱里奥》预奏会让贝多芬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伤害。但仅时隔两年,他就写出了最著名的《第九交响曲》。我们熟悉的最欢快的《欢乐颂》,即是这首交响曲的一部分。

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随后是沉重的云,这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这是《第九交响曲》的结束。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随意VS严谨


随意的贝多芬:杂乱无章的生活

贝多芬杂乱的日常生活在一长串访问者和目击者的回忆中都有记载。其中特里蒙特于1809年造访贝多芬后写道:

“请你想象一个最为肮脏、最无秩序的生活空间——天花板上潮湿的污渍;一架陈旧的大钢琴上堆着落满灰尘的印刷和手写的乐谱;在钢琴之下(我没有夸张)有一个尚未倒空的夜壶;在它旁边,有一张秘书通常使用的,倒转放置的胡桃木小桌;一大把沾了墨水的蘸水笔,与之相比那些酒馆用的笔都会显得光彩夺目。”


严谨的贝多芬:几经涂改的手稿

门德尔松曾将贝多芬的一份手稿在众人面前展示。在这张稿纸上,有一处改了又改,竟贴上了12层小纸片。门德尔松将这些小纸片一一揭开,发现最里面的那个音符(即最初的构想)竟然与最外面的那个音符(第12次改写的)完全一样。他写作歌剧《费岱里奥》时,为其中的一首合唱曲先后拟定过十种开头。人们熟悉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动机,也曾在他的草稿中找到过十几种不同的构想。

贝多芬认为人生本质应该存在于他的作品之中。它们不是为了表现因为生存需要而强加给他的生活,而是用来表现永恒的想象之境。


与世界和解

早年,贝多芬一直同苦难争战,与命运搏斗,从没得到安息。他的狂徒与谦卑、铿锵与温情、悲惨与欢乐、随意与严谨都是他内心矛盾的一种体现。因此,贝多芬的音乐是严肃的,是深沉的,有时甚至是严厉的。然而,在贝多芬晚期的创作《弦乐四重奏》中,可以看到他与这个世界的和解。

贝多芬生前最后一首曲子,就是弦乐四重奏(op135),贝多芬透露出这两个命题的基调:一个主题是严肃的基调,贝多芬写下:Must it be?另一个主题是轻快的基调,贝多芬写下:It must be!这就是贝多芬临终前要处理的双主题,但却不再是抗议的、呐喊的,只剩下沉思,与接纳后的平静。


  在这样的音乐中,贝多芬平静而轻快的接纳了他的一生。他终于和解了,跟自己和解、跟命运和解、跟上帝和解。贝多芬的临终之语“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正是和解之语。



飞芒@大家观点

罗曼·罗兰(法国著名作家)

他(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了我们。


李斯特(匈牙利著名作曲家)

贝多芬的音乐对我们音乐家而言就好比是引导以色列人走出沙漠的烟柱和火柱……是我们永恒不变的圣诫。


傅雷(著名翻译家)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